發(fā)布人:鑫橋會展發(fā)布時間:2019-11-27 11:26:07
以匠人之心 為教育筑夢
教育是什么?
柴靜在《看見》里說:
“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,
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,
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?!?span lang="EN-US">
對于我們來說,
關于教育的答案可能是“夢想”。
01 培養(yǎng)青少年人才
11月16日-19日,由新航、鑫橋協(xié)辦,集凱贊助支持的2019MMUN 模擬聯(lián)合國杭州國際青少年峰會在杭州舉行。4天時間里,來自世界各國的“小小外交官”們通過跨國家、跨文化的交流,為世界性的問題獻計獻策。
在閉幕式上,保加利亞共和國常駐聯(lián)合國代表Georgi
Panayotov先生表示,孩子需要歡笑、教育、指導、愛護。此次模聯(lián)峰會正是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學習、交流、歡笑的平臺。
杭州市下城區(qū)人民政府區(qū)長柴世民強調,峰會不僅為各國青少年搭建了展示自我風采、了解多元文化、鍛煉國際交往能力的重要平臺,也架起了國際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橋梁。
這是我們的夢想。
我們始終認為,最好的教育,在課堂里,也在課堂外廣闊的天地中。
新航/鑫橋一直致力于開拓孩子們的“校園外空間”,希望為每一個未來的“種子”提供新的視角和機會,拓寬人生道路,創(chuàng)造“改變”自己和“改變”世界的可能。
現(xiàn)在回頭看,
2017年MMUN模擬聯(lián)合國杭州國際青少年峰會首度來杭,在新航的牽線和推動下,杭州下城區(qū)人民政府與MMUN組委會正式簽署合作,項目落地杭州下城區(qū)。于是,杭州的青少年多了一次在“家門口”參與“聯(lián)合國”的機會——同海內外模聯(lián)學子探討國際問題,塑造自己,在多元的協(xié)作中去交流、去體驗、去思考、去錘煉,并以此為契機,成為具有中國情懷、國際視野、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復合型、復語型、高層次國際化人才。
2021年,MMUN將繼續(xù)在杭州舉行,我們的筑夢之旅正一步一步踏實向前。
02 讓課堂更多元
從校園活動到校慶到研游學,我們身體力行盡綿薄之力,我們也在思考探索教育的方向。
2018年開始,我們深耕研學領域,讓“課堂”更“多元”。
11月22日,由鑫橋承辦的“知行山水間 研學千島湖”千島湖研學旅行啟動儀式舉行,宣告千島湖研學旅行的正式亮相。
啟動儀式上,新航國際和集凱教育與淳安縣文廣旅體局簽署戰(zhàn)略合作協(xié)議,573平方公里的千島湖將成為孩子們新的“知識天地”。
儀式結束后,新航/集凱首批千島湖研學營開營,近400名中小學生在專業(yè)教練的帶領下,親身投入到千島湖研學旅途中,真正走進千島湖,展開知與行交融的研學之旅。
現(xiàn)在,新航正在不斷打造新的研學主題,探索研學課程的豐富化和專業(yè)化,把“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趣味探究”
做到極致。
研學營地也正在籌劃中,相信將會帶給孩子們更多的驚喜和收獲。
03 情懷與夢想
有人說,教育是一種情懷。
確實。
相比于“阿里巴巴創(chuàng)始人”,馬云更喜歡“馬老師”這個身份;
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,“一門三院士”,但她最喜歡的稱呼依然是“老師”,80歲仍然堅守講臺。
新航/鑫橋的基因里也流淌著教育的情懷,所以我們一直在筑夢。
為自己筑夢,為孩子筑夢,為世界的未來筑夢。
夢想需要回報嗎?
需要的吧,孩子們的笑臉就是我們最美的回報。